第九章 麥迪那時期的社會與戰爭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本站原創    作者:阿里·蒋静博士译
熱度7659票  瀏覽943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7月18日 13:40

二﹑自衛戰前夕的真主啟示

 

       在這個危急的局勢中﹐先知穆罕默德收到了性質迥然不同的兩個啟示﹐這兩個啟示昭示真主使者的使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告別了過去﹐開拓未來新時期。  在前十三年中﹐從第一次獲得啟示開始﹐真主引導他的使者要多忍耐﹐平心靜氣地傳播伊斯蘭﹐對敵人的迫害只能採取非暴力的反抗策略。  麥加有權有勢的貴族﹐以及古萊氏部落首領對穆斯林的殘酷壓迫和酷刑﹐是對先知穆罕默德弟子們的嚴峻考驗。 他們的反應是忍聲吞氣﹐寄人籬下﹐忍耐﹐躲避﹐潛逃﹐對任何形式的攻擊﹐都不以武力反抗﹐避免正面衝突。

       穆斯林遷移來到麥迪那﹐選定這裏為伊斯蘭新文明發展基地﹐麥加的貴族和古萊氏首領們﹐痛恨這些底層的草民竟然聚集力量與麥加作對﹐與他們形成對峙﹐決心剷除近在身邊的這股勢力﹐結束先知穆聖的活動。

       穆斯林主力人馬從麥加遷移的行動﹐表面是雙方脫離接觸﹐拉開距離﹐避免暴力碰撞﹐但潛在的含意是養精蓄銳﹐使傳統的關係失去了均衡﹐構成了緊張局勢。  麥加的貴族和商家們﹐歷來依賴阿拉伯半島四通八達的貿易交通﹐對沿途的部落信仰文化和軍事實力都有傳統的影響﹐現在遭到了破壞。  遷移“希吉萊”﹐對於逃離麥加的穆斯林是一次大解放﹐他們獲得了自由﹐但對於麥加城內的特權階層卻是潛伏的危險和災難﹐使他們失去了安全感。

       當時﹐先頒降的啟示是針對他們的處境﹐言辭很明確﹕“被進攻者﹐已獲得反抗的許可﹐因為他們是受壓迫的。 真主對於援助他們是全能的。  他們被驅逐出故鄉﹐只因他們常說﹕‘我們的主是真主。’”(22﹕39-40)

       後來艾布‧伯克爾回憶說﹐當他最初聽到這段啟示後﹐立即就感覺到﹐戰爭將至﹐一場惡鬥可能無法避免。 先知穆罕默德和他的其他弟子們也多有這個感覺。  根據這個啟示﹐穆斯林將改變被動挨打的習慣﹐他們已被許可對侵略者開展抵抗鬥爭﹐保衛自己的生命和財產。  當初的吉哈德精神只理解為對自身內心的檢討﹐心靈的淨化和修持﹐而在這段啟示之後﹐吉哈德精神有了新的涵義﹐他們為正義而鬥爭﹐為主道上戰場﹐準備流血犧牲。  吉哈德精神雖然擴大了內涵﹐但是本質沒有改變﹐基本的意思是抗爭和奮鬥﹐既改造個人的品性﹐也可以對抗社會的不公和壓迫﹐新涵義意味著內外雙重使命。

       接續而來的真主啟示是﹕“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 ---- 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 ---- 必定被人破壞了。  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真主確是至強的﹐確是萬能的。”(22﹕40)

       這段啟示闡明了人間社會的互相制約和平衡關係。   這種平衡來自永恆不變的抗爭和奮鬥力量﹐一個人對內需吉哈德精神保持精神的平衡狀態﹐外部社會的平衡是來自多種勢力的並存和互相抗爭。  假如只有朝一個方向的一種力量存在﹐而沒有對抗力﹐如個人﹑家庭﹑社會或自然界﹐將發生無法約制的衝擊和越軌﹐例如社會中的絕對權力﹐必然產生極權和霸道﹐破壞多樣性的平衡關係。  當一個社會出現極權和獨裁的時候﹐舉國上下只有一言堂﹐聽不到其他人的聲音﹐不許可其他人的自由信仰﹐於是許多信仰的祈禱場所必將遭殃﹐排列在最後的是“清真寺”。

       人類都渴望和平﹐但是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必然﹐所以和平與戰爭處在矛盾之中。  人類的欲望和爭執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恆動力﹐當衝突發展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就表現為公開的暴力行為﹐就是戰爭﹐是抗爭雙方的對立失去了平衡制約的結果﹐衝突之後再次出現了穩定的和平局面。  在《古蘭經》中有許多啟示﹐都是對這個原理的解釋﹐如“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大地的秩序必定紊亂了。”(2﹕251)

       當初﹐真主準備在大地上設置人的地位﹐在造化人類時﹐天神們提出疑問。《古蘭經》說﹕“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   他們說﹕‘我們贊你超絕﹐我們贊你清靜﹐你還要在大地上設置作惡和流血嗎﹖’  他說﹕‘我的確知道你們所不知道的。’”(2﹕30)    可以猜想﹐眾天神必定知道人類將有自私和貪婪的卑劣性格﹐這種性格必將產生邪惡和罪過﹐互相撕殺﹐爭權奪利﹐但人類也有人性的善良一面﹐人人都有惻隱之心﹐責任心﹐互相幫助﹐他們渴望和平﹑自由和公正。  這兩種不同人性本質並存﹐必然發生矛盾和對抗﹐人類社會的和平和穩定是會經常出現﹐不是獨此一家專橫跋扈的功能﹐而是正邪兩種勢力互相爭鬥的結果。

       吉哈德(jihad)與基塔爾(qital)兩種勢力的並存和互動﹐在一個人的內在精神中﹐由正邪互鬥而生平靜和安寧﹐靈性擢升﹔在一個社會中﹐也是正邪的對抗和互鬥而導向天下太平﹐社會發展和進步﹐例如正義與壓迫者的對抗。  從本質的意義上講﹐吉哈德的涵義是為和平而奮鬥﹐而基塔爾的涵義是走向和平的必由之路﹐兩個詞的詞義互相涵蓋﹑互通﹑同義﹐因為來源於同一個本質。

       先知穆罕默德率領的穆斯林﹐在麥迪那開闢了新紀元﹐是正義力量的勝利。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必然有敵對的力量不能容忍﹐找上門來較量一番。  他們的敵人就是他們在老家的血緣親屬﹐同文﹑同宗﹑同族。  這說明﹐正邪的鬥爭不以種族或血統分﹐而是從道不同﹐分為對立的兩家。  為真理就會有犧牲﹐為正義就須付出代價。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328 踩:36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9 (1752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1 (1681次打分)
【已經有3538人表態】
973票
感動
819票
路過
856票
高興
890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