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抗爭﹑屈辱與流亡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本站原創    作者:阿里编译
熱度7159票  瀏覽988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7月24日 16:12

五﹑在納賈什國王御前的公開辯論 

       艾斯和拉比阿兩名麥加特使﹐在納賈什國王面前直陳麥加當權者的要求。  對於流亡而來的麥加人﹐不必對他們審問或交談﹐宣佈他們非法入境﹐一律遣送回國。  國王回絕了他們的要求﹐認為這樣不妥﹐有失他的信譽。 他說﹐既然這些人是為了求他的庇護而來﹐至少應當讓他們說明原委﹐有說話的機會。  他下令籌備一次御前當面對質會議﹐通知麥加移民的代表出席﹐並且邀請這兩位特使到場聽證﹐讓他們也參加會議﹐聽聽那些麥加流亡者申訴什麼理由。
       麥加移民代表團的首領是賈法爾‧塔利蔔﹐他是一位能說善辯的演說家﹐思維敏捷﹐足智多謀﹐是辯論場上的鬥智高手。  他對國王陛下的各種提問對答如流﹐慷慨陳詞﹐入木三分。  國王許可他講話﹐要求他說明他們從麥加流亡國外的原因和理由﹐以及他們的領袖穆罕默德宣傳的思想內容。
       這是賈法爾難得的良機﹐他向國王表示感謝﹐從容不迫地陳述真主啟示的要旨﹐以及先知穆罕默德在他的言行中對真主啟示的遵行和體現。  大致是說﹐穆斯林認主獨一﹐不崇拜偶像﹐命令信士孝敬父母和疼顧親屬﹐對人忠實﹐秉公做事﹐不許說謊﹐是非分明﹐疾惡如仇。  賈法爾補充說﹐就是因為先知穆罕默德傳達了真主的啟示﹐引導信士認主獨一﹐對人公正﹐引起古萊氏部落的首領們的不滿和嫉恨﹐對穆斯林殘酷迫害。  先知穆罕默德得知納賈什國王是心地善良﹑對人寬容的好國王﹐指引他們這些人逃避災禍而告別家鄉﹐不遠千里來到阿比西尼亞尋求自由和國王的保護。
       國王問賈法爾﹐可否向他出示證據﹐展現先知穆罕默德所受經典﹐或者把這部經典的啟示背誦一段給他聽。 賈法爾在國王御前誦讀了“麥爾彥章”(十九章)中的幾段經文﹐如下﹕
       《古蘭經》說﹕“你應當在這部經典裏提及麥爾彥﹐當日她離開了家屬而到東邊一個地方。  她用一個帷幕遮蔽著﹐不讓人們看見她。  我使我的精神到她面前﹐他就對她顯現成一個身材勻稱的人。  她說﹕‘我的確是求庇於至仁主的﹐免遭你的侵犯﹐如果你是敬畏的。’  他說﹕‘我只是你的主的使者﹐我來給你一個純潔的兒子。’   她說﹕‘任何人沒有接觸過我﹐我又不是失節的﹐我怎麼會有兒子﹖’  他說﹕‘事實是像這樣的﹐你的主說﹐這對於我是容易的。  我要以他為世人的跡象﹐為從我發出的恩惠﹐這是已經判決的事情。’”(19﹕16-21)
       當賈法爾在朗誦這段經文時﹐國王和宮廷中站立的大臣們為他優美的阿拉伯語的讀音和聲調所震撼﹐然後聽到翻譯成阿比西尼亞語言時﹐內容使他們更加感動﹐因為這段經文證實了先知爾撒誕生的奇跡。  納賈什國王說﹕“毫無疑問﹐這段啟示來自同一根源﹐先知耶穌(爾撒)就是那樣誕生的。”(伊本‧哈希姆《先知傳》﹐2﹕180)    他馬上把臉轉向了麥加來的兩位特使﹐告訴他們﹐不能接受他們的請求﹐國王不打算把這些逃難的移民交給他們帶回麥加去。 國王說﹐他決定這些人可以繼續作為客人留在他的國家﹐並且賞賜他們避難的權利。
       艾斯和拉比阿兩名麥加特使﹐垂頭喪氣地走出王宮﹐回到驛館之後悶悶不樂﹐忽然又設一計﹐此舉有可能激起國王對麥加避難者憤怒。  他們要求翌日再次晉見國王﹐提醒國王賈法爾誦讀的經文不是《聖經》﹐在麥爾彥與先知爾撒誕生的事蹟中﹐傳述有很大出入﹐他們篡改了《聖經》。  國王聽完他們的控訴之後﹐又把賈法爾和他的同伴們召回王宮問話。  賈法爾意識到﹐這次可能很危險﹐說錯話可能導致局勢劇變﹐因此謹慎地回答國王的問題。   國王問﹕“你把耶穌出生的事再說一遍﹐你說過﹐他是麥爾彥的兒子。”   賈法爾故意躲避話鋒﹐把談話的重點引向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他說﹕“我們所知﹐都是我們的先知對我們的訓導。 他是真主的使者﹐傳達真主的啟示﹑教誨和告誡。  這是真主的話﹐真主把精神吹入麥爾彥的體內﹐她是神聖的貞潔女士。”   在他的答復中﹐有意回避了“耶穌是上帝兒子”的話題。  國王看來對賈法爾的回答表示滿意﹐他舉起手中的木杖解釋說﹕“耶穌是麥爾彥的兒子﹐這就夠了。 對這個問題的探討﹐超不過我這手杖的長度。”(伊本‧哈希姆《先知傳》﹐2﹕181)    在宮廷之上站立的宗教學者們聽到國王這麼斷言﹐膽戰心驚﹐默不作聲﹐但有人假裝咳嗽向國王示意。  國王裝做沒有聽見﹐侍從立即宣旨﹐這兩位麥加特使立即請回﹐而且退回所有的禮物。  國王對麥加避難者的特許﹐維持原來的決策不變﹐他們將在他的王國領土上得到安全保護。
       兩名特使從阿比西尼亞返回麥加後﹐麥加的當權者們意識到是一次失敗的外交活動﹐一無所獲﹐而那些逃離麥加的穆斯林﹐將在阿比西尼亞養精蓄銳。 他們秘密開會﹐決定對麥加城內的穆斯林施加更加殘酷的暴力﹐迫使他們無法生存下去。
       賈法爾率領的那些流亡穆斯林﹐仍舊生活在異國他鄉﹐那裏的人民多數信仰基督教﹐社會有很濃厚的宗教氣氛﹐當地官方和百姓遵照國王的命令尊重他們的信仰﹐保護他們不受任何傷害。  賈法爾躲過了宮廷對應一關﹐心中忐忑不安﹐恐怕遭到社會非議。 回想當時的情形﹐他並沒有說謊﹐先知穆罕默德確實是這麼教導他們的﹐但是也沒有說實話﹐伊斯蘭不承認基督教認為耶穌是上帝兒子的教義。  他們當時的處境﹐與艾瑪爾不同﹐不必以說謊保護生命不被殺害﹐有條件用智慧回避對抗。   在艾瑪爾那種情況下﹐不說違心的話﹐生命不保﹐而他們沒有那麼危險的局面﹐尚有迴旋餘地。  這應當是在面對不同信仰的權威面前兩種不同的對策﹐各得其所。 伊斯蘭不要求在所有不同信仰人的面前都說假話﹐騙取信任﹐而在有可能爭取生存條件的非穆斯林地方﹐應當堅持說真理﹐但說話的策略和分寸是必要的﹐這是智慧。
       從阿比西尼亞宮廷御前辯論中﹐我們看到賈法爾是一位智慧的演說家﹐在他有主動發言權時﹐對不同宗教間的對話﹐採用對方最容易接受的觀點先說﹐爭取友好的反應。 在他誦讀的一段《古蘭經》經文中﹐突出表現穆斯林所接受的新信仰﹐是同基督教一樣堅守認主獨一﹐承認真主派遣的使者。  後來﹐麥加的特使以挑撥離間的目的再次晉見國王﹐提醒國王伊斯蘭與基督教是不同的宗教﹐但是國王也以認同共同點為滿足﹐不希望出現關係破裂﹐堅持他的決定。  恰在此時﹐賈法爾採用躲避鋒芒的策略見效了﹐避免了一場尷尬和危機的局面。  先知穆罕默德決定差遣他的弟子們遠行到非洲去避難﹐進入一個知名的基督教國家﹐展現了他對伊斯蘭與其他宗教共存的信心。  他承認信奉基督教的納賈什國王是一位善良而且寬容的國王﹐相信他將根據基督教的教義﹐對所有的民眾施展仁慈和和博愛﹐將恩賜他的弟子們容身之地。  國王以他的善良之心﹐看到兩種信仰共存的可能性﹐因為兩教的共性大於差異﹐雙方都有和平相處的願望﹐可以求同存異生活在同一個和諧的社會中。
       納賈什國王最終歸信了伊斯蘭﹐並且保持同先知穆罕默德書信來往﹐雙方感情至深。  國王代表他參加了一次新郎穆罕默德缺席的婚禮﹐而先知穆罕默德在得知國王歸真的消息﹐為他舉行站禮祈禱。   僑居在阿比西尼亞的穆斯林難民們﹐大多數人居住了十五年之久﹐直到海巴爾遠征時(西元630年)﹐他們才返回阿拉伯半島﹐來到葉斯裏布﹐當時已改名為麥迪那﹐加入到新創的穆斯林社會﹐守衛在先知穆罕默德周圍。  有些人在更早的時期﹐聽說麥加條件比過去改善了許多﹐返回到麥加﹐其中有人重返阿比西尼亞。 這百十名服從真主使者參加第一遷移的早期穆斯林﹐與阿比西尼亞建立了友好關係﹐許多人多次出入境﹐都很安全和自由﹐從來沒有一個穆斯林在納賈什的王國遭到不幸或迫害。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293 踩:357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9 (1578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9 (1567次打分)
【已經有3364人表態】
945票
感動
784票
路過
793票
高興
84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