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仁:世界性宗教的基本特性-伊斯蘭之光

頁面載入中...

當前位置:首頁 > 講壇 > 講壇

丁士仁:世界性宗教的基本特性

宗教是人類社會普遍而長久的文化現象,是人類通過理性探索和精神追求進入文明的標誌之一。對宗教的認識,決定著人們對它的立場和態度,同時也決定著處理宗教問題的方針和辦法,還牽扯到如何對待信教群眾,跟他們建立什麼性質的關係。我國在建國初期,就展開了全國民族政策執行情況大檢查,提出了我國宗教問題的“五性”原則,即長期性、群眾性、民族性、國際性、複雜性。這一理論的提出,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強調了“我國宗教”的特徵,揭示了地方性宗教和宗教問題的性質,符合我國宗教狀況的現實,對當時和往後我國宗教工作的開展發揮了重要的指導意義。

然而,如果從宗教學的角度,把宗教現象放到國際的大平臺去考量,觀察世界性宗教的性質和特徵,我們還會發現宗教有其它一些性質,以及不同於地方性宗教的許多特徵。筆者經過膚淺的比較研究,發現世界性宗教至少存在這樣幾個特性:長期性、普遍性、導善性、撫慰性和神聖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入挖掘世界性宗教的多維向度,研究它的本質屬性,對我們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創建和諧世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與此同時,挖掘宗教中有利於社會發展的元素,讓宗教發揮其正能量,又是當前我國宗教工作的一個重點,也是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宗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試圖對世界性宗教的幾個特性進行簡要的介紹。

一、長期性

宗教是伴隨人類社會中長期存在的文化現象。據現代宗教學創始人麥克斯·謬勒(1823—1900)的觀點,宗教是人們內在的一種“本能”或“氣質”,是理解無限(神、上帝)的本能。他所謂的“宗教”,並非指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宗教,而是人類對神(創造者)的內心敬拜。現有各大宗教的歷史並不十分久遠,但對超自然力量的信奉和崇拜,是人的天性中始終鮮活的表現。據此,宗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的最初。據考古學發現,大約在十萬年前的“智人”時代,人類已經有了宗教觀念。考古學家發現了宗教存在的物質遺跡,而思想觀念又可能更早。即作為組織建構的宗教,它的出現相對較晚,但作為個體的信仰,它始終伴隨著人類。從現有的考古發現,沒有一個古老的文明游離於宗教的影響之外。無論從古印度《佛陀》信仰到瑪雅文化的神壇,從古希臘的神話到巴比倫的法典,從古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國的甲骨文,無不透露著濃厚的宗教氣息。宗教的存在和發展,其根源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自身的因素,還有認識因素,只要這些因素存在,宗教就不會退出歷史舞臺,而那些因素中,有些是難以消除的。例如,人類始終難以掌握自己的命運,也無法擺脫自身的弱點,更不能窮盡未知的領域。這一切,給宗教的生存提供了可能,使宗教有了長期發揮作用的餘地。總之,宗教會長期伴隨人類,即便按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說它最終消亡,那也是非常久遠的未來要發生的事,階級和國家消亡了它才消亡。

 

二、普遍性

宗教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現象。其普遍性體現在幾個方面:信教人數多、涉及面廣、層次多元。根據2001年世界權威組織的統計,當時世界上有60億人口,其中各種宗教信徒就達48億人,占世界總人口的 80%,是全球人口的絕對多數。又據近幾年來的研究數字表明,世界上信教的人數沒有呈下降的趨勢,反而有上升的跡象。因此,21世紀仍然是世界宗教穩步發展的時期,宗教將普遍存在。我們以往認為,貧窮落後是宗教滋生的溫床。然而,當今時代,科技發達和物質富裕的西方國家,反而是宗教興盛的地區,宗教在他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關資料顯示,美國、英國、法國的信教人數達到其人口的85%以上;澳大利亞、日本高達75%以上;東歐的許多國家也在60%以上。宗教信仰似乎與經濟的發展沒有絕對的聯繫。另外,我們以往還認為,宗教會在知識水準低下和普通的老百姓群眾中蔓延,不會上升到高智商的精英和統治者的頭腦中。然而,在世界範圍內,科學界、學術界、思想界、政治界的精英,信仰宗教是一個普遍現象。據說過去300年中,信教的科學家,比例高達90%以上,如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等等。國外的政要中,信教似乎是一些職位的潛在條件,如美國總統手持《聖經》宣誓,英國女王的頭銜(聖公會的最高領袖),伊斯蘭國家的元首。總之,宗教信仰不是某個國家或地區,或某個人群的表現,而是世界的普遍社會現象。

三、導善性

“行善”、“戒惡”是宗教的兩大永恆主題。自古以來,人與自身的私欲和社會的罪惡一直進行著鬥爭,人類始終朝著文明和道德的方向奮勇前進。在這一過程中,宗教一直扮演著思想武器和精神動力的作用。從古代波斯祆教宣導“善思、善言、善行”的教義,到猶太教的“摩西十誡”、從古印度婆羅門教的業報輪回,到佛教的“五戒十善”、從基督教提倡“博愛”,到伊斯蘭教的“命人行好,止人幹歹”,無不透露和凸顯著宗教的“導善性”和對倫理道德的崇尚。大凡高僧大德和信仰境界高尚的人,無不被人們時常以“善人”或“行善之人”呼之。無論從哲學上講,人的本性屬善或屬惡,或者中性,人往往會露出陰暗的一面,這是人性的現實。那麼,宗教便是抑制人心邪惡、遏制陰暗蔓延的天敵。因此,只要在人的思想和行為中陰暗和邪惡的勢頭存在,宗教將長期與之對抗,並一直扮演“向善的動力”這一角色。“摩西十誡”中後五條就是揚善止惡的命戒:“當孝敬父母”,“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見證陷害人”,“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佛家弟子,不論出家在家,皆遵守基本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伊斯蘭教的“命人行好,止人幹歹”涵蓋了對一切善行的宣導和對一切罪惡的制止。通過對各大宗教的比較研究,不難發現“勸善”、“導善”是宗教的基本價值觀之一。

 

四、撫慰性

人類對自己前途命運的擔憂往往使他陷入不盡的恐慌,對生命歸宿的迷茫常常讓他感到無限的焦慮。有人認為,當人類能夠掌控自己命運之日,便是宗教退出歷史舞臺之時。然而,在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神秘莫測而無比強大的自然力面前,人類始終表現出絕對的渺小;在錯綜複雜又難以抗拒的社會力量面前,人們經常感到相當的無奈;生活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個體,從來就沒有隨心所欲地實現過自己的願望,對命運的掌控至今仍然是人類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因此,宗教依然是人們緩解命運張力的有效途徑。死亡的現實迫使古人和今人對生命的前途充滿恐懼和遐想,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追問促使人類本能地尋求撫慰靈魂的答案,而宗教則恰好有效地回答了人生難解的許多問題,給惶恐不安的心靈帶來了慰藉,讓漂泊不定的精神找到了寧靜的港灣。各宗教的“來世觀”,讓生命延伸到了無限的久遠,從而部分地緩解了對死亡的恐懼,消除了由於生命的短暫而帶來的缺憾。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前定論”,完整地解釋了個體命運的沉浮,也揭示了生命中付出與收穫不相對稱的緣由。以及彌補這一逆差的機制,從而安撫了追求公平的良知,消除了由善惡未曾業報而留下的不公。因此,宗教的撫慰性是一個不可辯駁的事實,否則難以解釋自古以來人類對它的依賴。據有關學者的研究表明,

五、神聖性

宗教是否神聖,取決於人們對宗教本質的認識。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所有的宗教信徒無一例外地將其所信奉的宗教視為神聖。所謂“神聖”,即在人的心目中佔據較高位置的信念和具有不可侵犯地位的價值。簡而言之,當某一事物與神(造物主、真主、耶和華、梵天等)交織在一起時,它才被視為“神聖”。因此,所有宗教在其信奉者的心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不管他人如何看待。例如,印度教在其信徒的信念中是梵天的教導,猶太教在其信徒的信念中是耶和華的誡命,基督教在基督徒的信念中是上帝的現身說法,而伊斯蘭教在穆斯林的信念中是真主的啟示。這些宗教無不將自身與至高無上的神聯繫在一起。儘管各宗教之間由於嚴重的排他性而未必相互認同,但各宗教的神聖性在其信奉者的心中是不可置疑的。

“神聖”不僅僅指至高無上的價值,而且還是忠心為之奮鬥的目標,甚至是赴湯蹈火用生命去捍衛的信念。認識到宗教的這一特性,相當重要,它會為我們解開有些人甘願用奉獻、犧牲、甚至聖戰的途徑來捍衛某種理想和價值的奧秘;它會指導人們如何正確面對宗教和宗教問題,防止錯誤的態度冒犯宗教的神聖而引起難以置信的反應。

縱觀世界各大宗教,上述特性是極其顯著的。也許從不同的視角能總結出宗教的更多的特徵,但從最普通的功能和表現來看,以上五個特性還是基本符合宗教的根本屬性。筆者認為,這“五性”可以有效地補充國內學術界提出的“中國宗教的五性”,對我們理解世界性宗教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基於此,對待宗教,我們能夠做的就是要深入挖掘宗教的積極因素,使其為社會的發展服務;要研究宗教問題的規律,便於有效的管理和引導;要掌握宗教的社會功能,以便合理利用,造福社會。另外,一定要正視宗教的特性,尊重宗教的禁忌,信任宗教的正能量。凡急於想消滅宗教,清除宗教的的影響,抑制宗教的功能的做法,不僅徒勞無功,而且從根本上違背宗教發展的規律。凡否定宗教的價值,蔑視宗教的能量,無視宗教在其信徒心中的神聖地位者,不僅會傷害宗教信徒的感情,而且還荒廢了可資利用的社會資源,更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破壞,妨礙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瞭解宗教的特性,十分重要。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